我們的老祖宗曾說過,人有五種福份。(《書經‧洪範篇》)這五種福份是長壽、富有、健康平安、積德做善事和善終。從前的人認為「既壽且富,耄耋之年,壽終正寢」就是最好的善終了。活得很久,還要富有,生命最後,在子孫的環侍陪伴下,死在自己家中的正廳,就是最有福份、最美好人生的ending。
大家都知道,生命終究會像樹葉一般的枯落,像花草一般的萎謝,像四季一般的更替,循著大自然的生滅步調,從生到死,再從死到生。很多人很羨慕「如果能在睡中就這樣走了,該多有福份」,總認為「好死」就是「善終」。
「善終」就是「好死」?那麼有多少人真能在睡夢中死去?又有多少人能不受病痛,突然閉眼說再見?生、老、病、死人生四大課題,大部份的人喜迎生,接受老,卻都想避掉病,用最短的速度,無病無痛的死去(無疾而終)。可是,萬一達不到這樣的境界,那麼又該如何面對「病」和「死」?這卻是大家很少去思考的事。
可惜,這樣的善終理想,終究只能做為人生結局的「理想」標準。理想性高,實現性卻低。現代人有可能活得長壽,卻不一定能都富有,活得久卻難免病痛,積德做善事沒有問題,要「壽終正寢」也不太容易了。
佛教密宗對於死亡向有其獨特的解脫之道。不少西藏人在年老退休後,常常去朝聖或拜見上師,專心修行,其中他們必修的一門教法就是修「頗瓦法」(一種意識轉換的修練方法),為死亡做準備。
西藏人用一種很健康、很慎重的心態來面對死亡,把死亡當成好像上大學般的來準備和面對,臨死之際還會找來修習高深的老師來幫助自己順利死亡,讓老師引導自己順利往生。
西藏人能夠完全的瞭解死亡,透悉生命的整個圓滿過程。正因為瞭解,所以他們不畏懼死亡。最難得的是,他們知道臨終前的身體疾痛是免不了的,但是他們能夠用「轉換意識」(即練習「頗瓦法」)來克服身體疾痛。這種正面、積極、坦然、無畏且準備的態度,實在令我十分激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除了勇於面對病痛和死亡,現代的「善終」觀念其實可以再擴大一些、再具體一些、實現性可以再高一些。要達到「善終」的結果,不僅只求個「好終」,還要有正確的死亡觀念、明確的死亡態度、清晰尊重的臨終做法,再加上擁有生命最後的尊嚴,以及死亡的尊嚴,這才是最實在、最完整、也最佳的「善終」境界。
|
|
現代人的「善終」觀念,應該從平日的死亡觀念開始建構起。只求「好終」絕對是不踏實的。正如西藏人一般,如果他們不是平日就有宗教信仰,有堅定且清晰的死亡和往生觀念,他們斷然無法這麼坦然的面對死亡,並且修習死亡解脫之道。
「善終」其實和個人的自我概念一致。「善終」關乎個人一生的價值與理想,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能持續地發揮和影響。與其是不清不楚、迷糊混亂的突然「好終」,倒不如是清楚明確、堅定信仰、坦然面對、始終如一的「善終」。
國外曾有學者針對臨終病患的照顧者進行「善終」狀況調查,發現這些照顧者在看護「善終者」時,發現「善終者」表現出來的特徵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能力、願意聆聽痛苦的真相、會進行生命回顧、能保持幽默感、擁有重要他人的陪伴、能用身體表達關愛,以及談論靈性議題等。
|
綜合上述,現代「善終」的最完美境界,應該包以下七個面向:
一、平日應學習建立坦然、正確的生死觀念。
二、老年後能學習面對和接受病痛,並擁有高尊嚴、高度自主和生活品質的老年生活。
三、臨終前身體受到最完善、最妥適和有尊嚴的醫療照護。生命不做無意義的延長,臨終過程不要太長。
四、心理上瞭解死亡之過程和將至,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有充分準備,能自主、清楚做的決定,並完成人生回顧,心願已了無牽掛。
五、身後事有清楚和詳細的交代,子孫和重要親友陪伴在側,能與重要親人做生死溝通和告別,彼此心靈交流,「共生」並「共死」(共同陪伴走完生命最後過程)。
六、人生或臨終前,在心靈上能堅持信仰,全然專注和放下,並了解生命的意義和死亡的意義。
七、喪禮後事能預先囑立,家人和子孫能完全尊重,並且以坦然、正向的態度處理並面對死亡這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