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文化局15日召開文化資產委員會,針對信義區山區的「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墓園」,原來專案小組認定不具文化資產價值,建議以靈骨塔集中遺骨及墓碑,並輔以史料展示說明,以彰顯其當時代歷史見證意義。但文資委員們各有不同意,最後進行不記名投票,超過三分之二門檻,該墓園被指定為文化景觀。
台北市文化局15日下午召開第73次文資會,討論松山文創園區古蹟建物整體修復計畫、信義區山區的「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墓園」文化資產價值審查案、市定古蹟「建國啤酒廠(成品倉庫)」再利用計畫案等。
其中「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墓園」是台灣白色恐怖政治死難者埋葬地點,民國92年由北市府社會局於信義區崇德街(台北市示範公墓內左側)山上,興建紀念公園,以追思50年代政治受難者。
民進黨籍台北市議員李建昌、簡舒培日前曾質疑,北市府雖曾表示要將受難者墓區指定為文化資產,但14年來毫無動靜。墓區目前欠缺維護與導覽,長期又因大雨沖刷,缺乏水土保持而岌岌可危。
對此,文化局在會中報告時指出,專案小組前往會勘後,初步認定不具文化資產價值,但肯定具有當時代歷史見證意義。建議以靈骨塔集中遺骨及墓碑,並輔以史料展示說明。但該結論引發與會公民團體不同意見,認為從文化景觀來看,具有特殊性跟代表性,改變地景會抹煞紀念性。
文資委員之一的台灣大學城鄉所名譽教授夏鑄九認為,墓園的歷史意義毋庸置疑,不應該因為保存不易而不指定為文化景觀,建議文化局應編列預算,保留當地地景。
另名文資委員中國文化大學景觀所所長郭瓊瑩也說,她上次帶學生去當地參觀,竟然是陸生把這些過世將軍的故事講出來,台灣學生反而不知道,這是很重要的場域(照片來源:風傳媒)。
《臺灣殯葬資訊網》10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