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外研究指出,患有失智症長者若是迷路48至72小時,很有可能因夏天天氣過熱、水分補充不足或冬天衣物不夠保暖等原因死亡,死亡率高達4成。臺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邱銘章也提醒,民眾在外若看見疑似失智走失老人,可多上前關切。
臺灣失智人口約25萬人,每年因失智而失蹤人數約3至4千人,邱銘章估計到了2050年,失智人口將達到84萬人。為了避免失智老人迷路時,因沒有得到適時協助,導致失溫、脫水等現象而死亡,邱銘章呼籲民眾若看到老人面露徬徨,應主動向前詢問。
邱銘章分享過去收治案例,一名住在南部,70多歲的失智症男子,失蹤了十幾個小時後,在八掌溪河床邊發現他的遺體,研判是夏季過於炎熱,脫水致死。國外研究指出,像是這樣患有失智症的長者,若是失蹤48至72小時,很有可能因為寒冬或炎夏,發生失溫、脫水現象而死亡,死亡率高達4成。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OECD也建議,讓失智長者在有舒適安全感的區域進行社交活動,能有效延緩失智退化。邱銘章解釋,除了讓失智長者多參與社區活動,若加上運動和認知訓練,延緩失智惡化的效果比服用藥物還要好。
韓國在2008年成立全國失智症中心,推動65歲以上民眾進行失智症篩選,除了失智症確診率大幅提升至7成外,也發現潛在的失智症患者,減少失智症所引發的意外。邱銘章表示,臺灣失智症確診率僅3成,應將失智症檢驗納入健檢項目,並成立失智症通報系統,失智症治療環境。
《臺灣殯葬資訊網》10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