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縣市 火化場 合法禮儀社 合法墓園寶塔 合法生前契約
粉絲團
銀髮生死教育
兒童死亡教育
生死教育
那要怎麼辦
喪葬禮俗
寵物天堂
性別平等
殯葬自主
多元尊重
臨終處理
身後事
遺囑/繼承
預約葬禮
臨終關懷
生前契約
喪禮流程
悲傷輔導
慎終追遠
名人說生死
生死文選
好書共享
生死教育短片
電影分享
殯葬文書
喪葬費用
禮儀用品
消費權益
墓園/寶塔
殯葬革新
死亡藝術
環保自然葬
產業動態
禮儀公司
殯儀館
禮儀師
喪禮證照考試
專訪演講
殯葬新聞
殯葬論壇
殯葬政策

十九世紀 遺體藝術攝影:靜默的靈魂

把死者的遺體擺成安眠的樣子,再綴以幾朵玫瑰花,咔嚓一聲,從此永世流傳——夠詭異吧?事實上,這一看似虛構的鬼片情節並非空穴來風,追溯到維多利亞時代,這可是正兒八經的流行文化。

19世紀初,人物肖像畫在歐洲風靡一時,社會名流們都願意花大價錢請畫家留住自己或家人的倩影。 1839年,由於銀版照相術的出現,這項原本屬於權貴階層的活動變得更加平民化。與之同時,遺體藝術攝影(Post-mortem Photography)也為大眾提供了一種更為便宜、快捷的方式,用以紀念他們逝去的摯愛。

尤其是對於那些早年喪子的年輕夫婦來說,他們的孩子來世間驚鴻一撇便匆匆歸天,一張死後的相片很可能就是留存後世的唯一紀念了。於是悲傷的父母把自己的愛子精心打扮,拍下他們在綴滿鮮花的搖籃里安睡的最後容顏。考慮到那個時代居高不下的新生兒死亡率,這種行為漸漸流行開來,也就不足為怪了。隨著後來攝影技術的進步,人們還沖印出更多相片的副本,寄給多位親朋好友。


到19世紀末,遺體藝術攝影甚至成為時尚,對像也從早夭的幼童擴展到故去的成年人。為了達到栩栩如生的效果,攝影師還會為設法讓他們擺出各種造型:抬起他們的一隻腳,或是將手臂散淡地搭在椅背上,像在等著喝下午茶似的有時候,活著的人還會與他們故去的親人合影。面對鏡頭,他們個個面帶微笑,那個閉眼的家族成員彷彿只是被快門閃花了眼。甚至於,利用某種支撐,他們還能讓死人睜眼,當然,這目光不會太友善。但是對於剛剛遭受了親人離世打擊的人們來說,這樣已經彌足珍貴了。

進入20世紀後,隨著快照技術(Snapshot)的飛速發展和相機的日益普及,從前難以捉摸或說代價高昂的浮光掠影都能輕易留下了,那種“生前連張相也沒來得及拍”的遺憾越來越少,“只此一次”的死亡留影也就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當然,也有一些意義重大的“正式紀念肖像”一直延續到了下一個百年。

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遺體藝術攝影的風格也各有所異。早期的相片總是力求讓逝者看起來還活在親人身邊,畫面也較為凸顯人物的面容和身姿——帶有濃濃死亡意味的棺木往往不在考慮的範圍之內。到了後期,逼真性漸漸變得不那麼重要了。照片中的主角甚至直接躺在棺木里,被一堆參加葬禮的人圍在中間。相比之下,這種“灑脫風”在歐洲大陸更為普遍,美洲地區則比較少見。直至今日,遺體留影仍在世界各地廣泛存在。在東歐,描繪並保存聖人安躺於棺木中的畫面,已經成為宗教的一項傳統,在虔誠的天主教、東正教和東方正統的基督徒中代代相傳。


在美國,眼科醫生斯坦利•伯恩斯博士(Dr. Stanley Burns),耗時數年,蒐集了50餘萬張相片,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私人攝影博物館。在他數量驚人的收藏中,死亡相片占到了很大比例。他把這些照片按年代順序編排,在1990年集成了一本名為《靜默的靈魂——美國紀念攝影》(Sleeping Beauty: The History of Memorial Photography in America)的書。

死亡從來就不是美麗的,但是一頁一頁翻看這本影集,在感受光陰帶來的文明與歲月的衝擊中,你會發現,斯坦利指的是另一種維度的美——為了留下這一張相片, 每個家庭背後所付出的艱辛。以一個19世紀中期的普通農戶來說,每月收入不過區區幾美元,而拍一次照就要花費掉全家好幾個月的勞動所得。也就是說,為了留下故去親人的一張照片以供懷念,全體家族成員都要節衣縮食上百天。鏡頭,留不住轉瞬的生命和時間,卻能定格人性的崇高與美麗。

(資料來源:攝影之友)

2012.12.6

 
用LINE傳送






















◆首例3D複製死者手指紋解鎖手機
◆美國太空葬實錄
◆一個婚禮一個葬禮同場辦彌撒


COPYRIGHT 2009‧本站所有圖文皆受著作權法所保護‧轉載請註明出處
E-MAIL:service@syc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