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咖啡館 談論生與死
有一種咖啡館除了能喝咖啡、吃蛋糕外,還能討論生與死,這種被稱為「死亡咖啡館」(Death Cafes)的場所,目前正風靡歐美。據了解,全球首間「死亡咖啡館」於2011年在英國倫敦開設,此後,歐洲、美國和加拿大等地相繼出現近百家類似的咖啡館。
全球首間「死亡咖啡館」於2011年在英國倫敦開設
「死亡咖啡館」(deathcafe.com)集會是英國40歲男子盎德伍兩年前發起,靈感取自瑞士社會學家克瑞塔茲的死亡討論會。集會獲得迴響,迄昨在英、美、義大利、巴西、澳洲及新加坡已辦了近300場集會。與會者不用擔心被潑冷水或被要求換話題,可大方談論年僅12歲就死於白血病,或葬禮財務計劃等問題。
盎德伍指,集會不是心理諮商,是讓大家打開心胸討論死亡相關議題。女性參加者金奈就稱,集會令她較能自在討論死亡。美國死亡教育與諮商協會成員柯斯明斯基說:「討論死亡很有助益且豐富人生,讓我們更注意生命中值得重視的事物。」
澳洲布里斯班現「死亡咖啡館」 顧客圍桌談死亡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有一間「死亡咖啡館」,人們在這裏圍桌談論死後之事。每到星期六下午,就會有20個人圍坐在咖啡館中,吃吃蛋糕,喝喝咖啡,仔細討論著在人生將盡時如何才能最好地處理好所有事情。
現如今,國際上這種死亡咖啡館活動越來越多,布里斯班這家也是在效仿。該活動的組織者稱,如果人們現在就開始討論將死之事,那麼當這個時刻到來的時候,他們或許能夠走得更輕鬆些。
澳大利亞健康倫理學講師溫奇(Sarah Winch)稱,他希望人們可以克服對死亡的恐懼,轉而專註於他們自己以及他們所愛之人如何能夠以最好的狀態離開人世。溫奇也是布里斯班這家死亡咖啡館的組織者之一,在她的丈夫48歲時死於腦腫瘤后,她寫了一本關於為死去做規劃的書。她的丈夫在被確診之後,他選擇不去醫院接受放射治療,而是與家人一起共度剩下的時光,做自己想做的事。
溫奇稱,許多人不認同死亡咖啡館,因為他們認為放棄治療接受死亡就是放棄希望。但溫奇稱,「你並沒有放棄希望。相反,一個新的希望誕生,那就是心滿意足地死去。」
加拿大首家「死亡咖啡館」
加拿大第一個「死亡咖啡館」位於溫哥華伊麗莎白女王公園附近的餐廳裡,是由羅斯.沃德爾(Ross Waddell)與一家安養院護士瓊.范(Joan Pham)所開設。沃德爾說,「死亡咖啡館」可以讓人們打破文化禁忌,有一個舒適場所自由地談論生死。
這家「死亡咖啡館」目前共有13名成員,每個人來自不同的背景,有些人從事臨終關懷工作,有些人甫經歷家庭成員的死亡,或心愛的人正面臨最後訣別時刻。「死亡咖啡館」聽似頹廢,但沃德爾認為,它能幫助人們提前為死亡做準備,從容地為垂死之人做一些事先想好的事情。
「死亡咖啡館」目前正風靡整個加拿大,從東部的維多利亞、卡爾加里和溫哥華都有「死亡咖啡館」,而更多「死亡咖啡館」將陸續設立。
暢快討論禁忌話題
死亡不可避免,但卻是許多場合的禁忌話題。死亡是人生中常接觸之課題,想像你在聚會中想找人談失智症最後階段、個人遺囑或家人往生前接受的治療,有可能會被旁人潑冷水,要求換話題。而歐美及亞洲各地最近掀起「死亡咖啡館」潮流,讓人暢快討論這個禁忌話題。
「死亡咖啡館」(deathcafe.com)迄昨在英、美、義大利、巴西、澳洲及新加坡各地辦了近300場集會,有時會選在咖啡館、有時會在某人的家中舉辦。眾人齊聚討論相關議題,紐約的集會主辦人吉諾說:「把死亡想成是生活一部分,就能拋開對它的恐懼,你會更珍惜人生。」
(資料、圖片來源:新唐人、deathcafe、人間福報、蘋果日報) 2013.10.31
延伸閱讀 》》● 不怕死亡肯定生命 「死亡咖啡館」全球夯